做去眼袋手术多少钱(去眼袋手术)
时间:2020-01-03 09:00:00 栏目:百科资讯(1)手术切口的设计。它直接和手术效果有关。切口位置设计与病人的要求及医师的审美观密切相关,所以手术前患者应与整形医师进行认真的讨论,以避免手术后因对效果有不同的认识而产生分歧。
(2)瘢痕体质的患者,不宜做这种手术,否则术后引起瘢痕增生,破坏美容的效果。
(3)面部如有感染,如毛囊炎,痤疮等,应将面部皮肤病治好后再考虑做面部美容手术。
(4)如有双眼结膜炎者应先治疗眼疾,治好后再做眼袋手术。
(5)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做手术,因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局部肿胀时间长而且反应重,影响手术效果,所以最好将手术安排在月经干净后3~4天再进行。
手术中必须注意皮肤及眼轮匝肌特别是眼轮匝肌的睑板前部不要祛除过多,否则很容易发生眼外翻这种最常见的并发症。术中要注意彻底止血,不然会发生术后血肿,影响手术效果。
一般来说,术后三天眼部肿胀明显,眶周有明显的青紫斑。术后5天拆除缝线。术后一周肿胀基本消退,眼眶周围皮下仍可存留轻度青紫斑或黄斑。术后
10~20天术区将完全消肿。术后如发现有轻度眼睑与眼球分离的现象,一般在2~3个月可恢复正常,不必再次手术。如出现明显的睑外翻,则需要在术后
3~6个月再次进行手术矫正。
禁忌人群
1、有眼疾的患者不宜做,治愈眼疾后可考虑。
2、女性应该避开月经期。
3、出、凝血障碍者不能做。
4、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其它脏器病的患者不宜做。
5、有传染病的患者不能做。
6、严重的瘢痕体质者不主张做。
7、感冒、发烧都不适宜做。
8、心理不健康者、精神病者不应做,否则可能引起手术效果与想象不符的冲突
术后护理
1、切除法去眼袋术后未拆线前,洗脸时注意不要打湿伤口,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2、切除法去眼袋术后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局部冷敷,预防伤口的继发性出血,减轻水肿。如果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3、切除法去眼袋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流通的环境休养,避免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伤口肿胀。在饮食上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同时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促进伤口的愈合。
4、切除法去眼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不要急于服用去痛片,因为阿司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5、切除法去眼袋术后5~7天拆线。拆线一天后可局部热敷,促进水肿尽快消退。
6、饮食需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恢复时间
去眼袋手术有很多种方法,如果采用简单的电波拉皮去眼袋,那么你是不需要修复的,而如果想要去眼袋的恢复时间长,那么就可以采用切口方法来去眼袋。当然,去眼袋的恢复时间也是要看个人的身体的状况的,还有手术后的护理等等也是重要的,也是会影响恢复时间的。
不同体质的人去眼袋手术恢复时间也不同,需要每个人积极配合护理,保证手术短时间有效。
1、.在眼袋切口没拆线之前,要注意不能让伤口沾水,要保持一定的清洁,避免出现感染的现象。
2、去眼袋手术后的2天时间要用冰袋进行局部的冷敷,避免伤口出血,减轻眼部的水肿,如果出血不止的话就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
3、手术以后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休养,睡觉的时候要抬高头部,避免头部太低使得伤口肿胀更严重,日常的饮食也是很重要的,只需要多吃一点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一些水果还有蔬菜,这会让伤口更好恢复。
风险提示
眼袋手术属于风险比较小的手术,但如果手术医生缺乏经验仍然可能导致并发症,因此不可认为去眼袋手术简单而太随意。
下眼睑外翻是去眼袋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之一,造成的原因是皮肤切除过多。眼袋手术后,由于水肿淤血等原因,造成轻度的下眼睑外翻,可不必特殊处理,一般在2—3个月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但对于极个别严重的外翻,同时伴有慢性结膜炎,修复十分困难,修整后又会与美容的愿望相违背,可能留下痕迹。
去眼袋手术应该选择成熟的医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精准设计手术部位,术中要避免切除过多的组织和皮肤,并且精确细致地止血,确保不发生并发症。
眼部结构较为精细复杂,故皮下剥离法眼袋去除术也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当然,术后也可能出现一定的风险,其具体副作用如下:
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
眼袋存留:切口小,组织暴露不充分,可能使脂肪去除不均匀。必要时可行第二次手术,再次去除眶脂。
皮下组织瘀血、肿胀。此症常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1周左右可自行吸收。
眼睑外翻:轻微的睑外翻常在术后2-3个月后逐渐恢复;重度下睑外翻常需手术矫正。
下睑凹陷:切除眶膈脂肪过多可引起下睑凹陷,术后应随时与医生联系。
睫毛脱落:手术切口过于靠近毛根部可损伤睫毛毛囊造成术后睫毛脱落,严重者可与医生及时沟通,通过文眼线予以弥补。
适应人群
皮肤松弛型:眼睑皮肤松弛,形成皱纹,无眶隔脂肪突出和眼轮匝肌肥厚。
眶隔脂肪脱垂型:眶隔脂肪脱垂,在下睑造成向外膨突或袋状突出。
眼轮匝肌肥厚型:睑缘下方呈水平状隆起。
混合型,就是以上三种的组综合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